“钓鱼才是第一大休闲运动”,有统计显示,在短视频平台上,钓鱼类视频播放量一路领先其他休闲运动,并处于一直增长趋势,某钓鱼博主粉丝量达3600万,视频点赞量动辄上百万。
而这些钓鱼博主中使用的渔线,很大可能来自浙江一个叫歌山的小镇,它生产了全国70%以上、全球近55%的渔线,喊出了“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有歌山的渔线”口号。
歌山,据《浙江方志》载:昔人乘舟,见女子汲水山下,登岸而歌,姿态端美,由此得名。
它位于东阳市中部,离城区14公里,户籍人口只有4.2万人,这里不临海,不靠湖,一个内陆小镇为何能在全球渔具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从东阳市区出发,自驾20分钟进入歌山镇区。公路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见挂着“渔具”招牌的建筑。过去40年间,这里注册渔具产业关联企业超过了300家,如今年销售额已超过5亿元。
可问起当地人,为何这个产业会出现在小镇,几乎没人知道,直到记者找到现代钓具的创始人楼亚军,从业34年的他说,这源于一段爱情故事。
“我们行业最早带路人是黄老,他是上海人,最早做渔具绑钩的代加工,阴差阳错就把渔线这个产业带过来,也把客商带过来。”楼亚军说,当年黄老坐火车去义乌出差,遇到一位歌山姑娘,两人一见钟情,此后他放弃上海的生活,追随姑娘到了东阳,在当地开起了渔线工厂。
“小姨子看姐夫工厂赚钱,入行门槛还不高,也跟着干,就这样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慢慢就扩散开来。”
当年初中毕业的楼亚军在外地打拼一年回来后,发现不少朋友都在干渔线加工,比打工赚得多,还轻松,就凑了3000元,开始他的渔线生产生涯。
从刚开始的一个人进原材料,一个人编织,一个人跑市场,34年时间,楼亚军硬是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拥有上千台大马力编织机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东欧、东南亚等地。
在歌山,象塘夏楼村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当别的村村民需要外出打工时,这个村很多村民在家里进行简单的渔线分装就能让腰包鼓鼓,现在全村1900多位村民,有近1000位从事渔线相关的工作。
记者来到象塘夏楼村时,近中午,村子很安静,没有机器的嘈杂声,到处挂着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牌子,让人感觉到这个村的与众不同。随便走进一户人家,就能看见渔线加工的场景。
走进楼卫朝家时,一家人正在吃午饭,“我们就两口子,加两个村民,时间很自由,加工点放在地下室和三楼,主要工作就是把企业上万米一盘的渔线盘左右”。
楼卫朝干这行已经快20年,干过泥工的他当初也是回村,先给别的作坊帮忙,后来才单干。
“投资又不大,有多少钱拿多少货,和打工比,舒服很多。”楼卫朝说,这些年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个三四十万元没问题,即使差的时候也肯定比打工强,如今女儿也开始在家里帮忙。
“这一行只要你愿意干,一家人弄几台渔线分装机器,肯定比打工赚得多,一年十几万轻轻松松,好的上百万都可能。”象塘夏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楼航峰说,十几年前村里就随处可见奔驰宝马等豪车。
楼航峰感叹,村民有钱后,村里有什么事也特别好推进,之前建文化礼堂需要几百万,村民一下就捐到位了,村里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基金,逢年过节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红包。
歌山的渔线行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传统线下销售模式也曾让它一度陷入瓶颈,可随着电商兴起,让它迎来了发展机遇。现在歌山的渔具企业绝大部分都转战线上直播带货,开启多元化销售模式,山野钓鱼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
山野钓具负责人楼江伟说,当年他也是从一个小作坊开始,现在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播带货功不可没。
“一开始直播是为了清库存,以前100万元的库存可能30万元就被收走了,想想还不如自己卖。”
楼江伟坦白说自己也没想到,直播销售已经占到1/3的比重,直播间最高时一天销量七八万元,每月总营收六七十万元,有时发货都来不及,为此他还想办法降热度,毕竟他们是一家上游批发为主的生产企业。
除了生产企业直接直播带货,歌山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开始借助当地优势,开始直播创业。据统计,当地注册渔具产品品牌并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店铺已有2000多家。
1996年出生的王虹大学毕业后回到歌山,刚开始帮一家渔具公司运营平台,几个月就积累了37万粉丝,最高一场卖了15万元的货,随后,她选择和朋友一起自主创业,注册了自己的渔线品牌。
没有华丽的直播间,王虹在仓库里随便找个地方,竖起支架,打开手机就开始直播,也正是这种真实感,让慢慢的变多的人关注到她。
“一年多,我们就做出了名气,有人还试图抢注我们的商标。”王虹说,创业两年多,她没有算过赚多少钱,但家里给的创业本金已经还清了,接下来她准备开拓更大的市场。
在歌山,渔线产品包含尼龙和PE,其中PE渔线的原材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被广泛用在防弹衣等军工领域以及万吨轮船的缆绳。
3年前,楼江伟拿出上千万元,投资了杭州一家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企业,努力突破原材料自给自足,不再依赖进口。
“刚开始创业是吃身体的苦,现在是突破技术的难,以前靠价格、服务赢得市场,现在技术提升更重要。”楼亚军说,这些年他每年投入上百万进行研发,提高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一直在改进染色工艺,提高渔线的拉力、耐磨以及顺滑度,努力让中国的渔线尽早进入高端市场。
“去年,我们拿下渔具高新技术企业,只是一个起点,我希望未来可以在高端市场和欧美等企业掰掰手腕,这可能要花10到15年,如果我做不到,我希望我的接班人能做到。”楼亚军说,只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未来才能走得更远,生意才能做得更大。